站内搜索: 

关于我们

《中小学电教》

杂志简介 (英文名: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EDUCATIONALTECHNOLOGY )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,吉林省电教馆主办的基础教育类的省一级学术期刊。杂志主要受众为广大中小学校的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。 ...>>更多

初等教育

您的位置:首页 > 初等教育

解决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有效教学策略
信息来源:《中小学电教》杂志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: 2022/1/26 阅读数:380

解决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有效教学策略

摘要:初中语文作为主要学习科目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但语文科目相对其他而言,具有设计面广泛、实际运用性强的特点,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有较高要求。但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跟不上课堂节奏,导致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减弱,学生自信心受到打击,成为语文学科的学困生。而教师想要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水平,就需要寻求有效的干预策略,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变教学模式,帮助学生摆脱学困生的困境。基于此,文章立足于学困生的成因,深入探究相关干预策略,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,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困难,提升学习效率。

关键词:初中语文;学困生;形成原因;干预策略

1.做好知识体系转化,增强学生信心

初中语文虽然在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上,与小学语文学习有很大的不同,但部分知识仍需要与小学相衔接。分析可以发现,部分学困生受知识体系转变影响,容易出现自信心不足的情况,形成畏难心理,影响和限制学生学好语文。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知,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,适应初中语文知识体系,避免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产生学习压力,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以基础知识为主体进行讲解,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,再通过构建知识网络,让学生有效了解初中语文体系,进而更快速的适应新的教学模式。另外,还需要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,尽可能地减少学生因学习方法不正确而造成的学习困难,教师可以适当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便学生进行参考,达到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。

2.注重课堂拓展延仲,增强学习兴趣

与初中语文的学习效率紧紧联系的另一个方面,便是学生的学习兴趣。对于语文基础较差,认知能力较弱的学生,教师要适当地放低学习目标,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,让学生更好的学习。一方面,教师可以适当降低学习目标来降低学生学习压力,提升自信心;另一方面将有趣的事例引人教学当中提升课堂趣味性,降低学生理解难度,最后挖掘初中语文的内在趣味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。同时,为推动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的进步,教师要注重对于课堂的延仲,通过有趣生动的例子,让基础差的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知识结构,并和已有知识关联起来,学会举一反三。这个过程就是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运用和迁移的过程,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避免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,却不懂的运用课堂学习到的知识;同时,也大大的增加了课堂的气氛。

3.创新课堂教学理念,兼顾学生差异

造成学困生内心自卑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自身与他人的差距大,不同个体间接受能力参差不齐,认知水平不一,进而产生厌学情绪,导致差异越来越大。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,转变学困生的态度,就需要初中语文老师创新课堂教学理念,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开展教学任务,改进教学工作,避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的同时,注重兼顾学生差异。同时,需要语文教师构建平等的教学课堂,尽量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i中,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力来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活动,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来进一步缩小学困生与优等生之间的差距,帮助学困生一步一步走出学习困境、提高学习效率。此外,教师可以结合平常生活中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,对学生进行学习分组,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对于学困生而言,制定的学习目标不能过高,让学生对目标有一定的期望值进而有方向的努力,在达到目标的时候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信心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提出的问题也要充分考虑学困生的解答能力,设置具有梯度的问题,兼顾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,这样一来能够有效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。

参考文献

[1]高威.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策略分析[J].天天爱科学(教育前沿),2020(11):65.

[2]减运梅.分层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探析[J].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,2020,5(20):35-36.

[3]张崇祝.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[J].考试周刊,2020(83):37-38.

[4]徐奎.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促进学困生的转化[J].散文百家(新语文活页).2020(10 ):14-15.

 

360 百度